中共十九大報告已明確提出構建“智慧社會”的戰略目標。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入影響人類社會及空間變化的趨勢下,如何基于新網絡、新數據環境來實現國土空間利用和保護的智慧化,為經濟活力提升、社會創新發展、社會保障人本、社會治理持續提供合理有效的空間資源安排和制度管控?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理清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探討國土空間規劃理論與方法技術,制定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進而實現“多規合一”,成為當前國土空間規劃領域需要重點進行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2019年3月,《自然資源學報》編輯部和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邀請了來自規劃、土地、地理、生態、鄉村、城市、農業、資源、景觀、3S等各領域的專家,舉辦了“智慧社會下的國土空間規劃創新”專題研討會。為將研討會成果進一步推廣和促成學界同仁的廣泛爭鳴與討論,受《自然資源學報》編輯部委托,南京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就“智慧社會下的國土空間規劃創新”進行了專題組稿。專輯在2019年34卷第10期刊出,共包括18篇文章(原文請至中國知網下載閱讀),涉及國土空間規劃理論構建與空間邏輯、大數據與智慧規劃思路與方法、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等內容。為便于讀者理解,將文章分組為理論與概念、方法與技術、編制與實踐、管控與政策四個版塊,以期為智慧社會新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理論與方法創新和實踐探索貢獻“智慧”。

總體來講,本期專輯的18篇文章,在對當前國家政策框架理解的基礎上,既有對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理論的深入研討,也有對新方法、新技術應用的創新探索,更有對規劃實施與管控的解讀與展望。本專輯較全面地探討了支撐國土空間規劃戰略實施所涉及的主要研究內容,強調了在智慧社會新背景下人地耦合、智能技術等新理念、新理論對國土空間規劃方向性的引導,以及新方法與新技術在未來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科學性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專輯也試圖從不同地方實踐探索中尋找模式化的國土空間規劃傳導機制,并注重國土空間規劃管控機制與制度的創新。希望本專輯的出版,能夠為讀者了解中國國土空間規劃研究工作最新動態提供一個高質量的素材,更能啟發與打開讀者的思路,從而激發更多的國土空間規劃領域的創新性成果出現。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DQY0CTIYraWYgtyGlXJBTA